直流电机的电压是多少?
如何比较 12V 和 24V 直流电机?首先我们必须知道电机的电压是指电源输入的电位差。也称为工作电压或电源电压。在电机的额定电压范围内,电压是驱动电机转子旋转的主要因素。

一般来说,电机的额定电压是指电机设计时规定的电源电压范围,在这个电压范围内电机能正常运转,输出额定功率。如果超出额定电压范围,电机就会超载运行,长期超负荷运行会导致电机过热,损坏电机内部的线圈。

直流电机额定电压
电压设计: DONCEN在设计时会计算额定电压范围 直流电机额定电压的设计需考虑电机的额定功率、额定转速、漆包线的耐热等级等,同时短时间过载使用也应考虑在设计范围内。
电压范围测试: 根据电机设计参数,进行电机的负载试验,可以确定电机的额定电压范围。

12V 或 24V 直流电机?电压对电机性能有何影响?
基本假设
- 12V 额定电流: 1A
- 12V 时的额定扭矩: 2毫牛·米
- 12V 时的额定转速: 3000 转/分
- 12V 电压: 12伏
速度与电压成正比:
$$
N \propto V
$$
因此:
$$
N_{24V} = 2 \times N_{12V}
$$
扭矩与电流成正比:
$$
T \propto I
$$
由于负载保持不变:
$$
我_{24V} = 我_{12V}
$$
功率计算:
$$
P = T \times \omega
$$
在哪里:
$$
\omega = \frac{2\pi N}{60}
$$
计算参数
额定功率计算
12V时:
$$
P_{12V} = 0.002 \times \frac{2\pi \times 3000}{60}
$$
$$
P_{12V} = 0.002 \times 314.16 = 0.628W
$$
24V时:
$$
P_{24V} = 0.002 \times \frac{2\pi \times 6000}{60}
$$
$$
P_{24V} = 0.002 \times 628.32 = 2.512W
$$
因此, 电压升高时功率加倍 从 12V 至 24V.
最终比较表
范围 | 12伏 | 24伏 | 改变 |
---|---|---|---|
额定电压 | 12伏 | 24伏 | 2× |
额定速度 | 3000 转/分 | 6000 转/分 | 2× |
额定电流 | 1A | 1A | 没有变化 |
额定扭矩 | 2毫牛·米 | 2毫牛·米 | 没有变化 |
额定功率 | 0.628瓦 | 2.512瓦 | 4× |
结论
- 额定速度加倍 当电压增加时。
- 额定电流保持不变 对于相同的扭矩负载。
- 额定扭矩保持不变 因为它取决于电流。
- 额定功率加倍 随着速度的增加而扭矩保持不变。
关键方程式
$$
N_{24V} = 2 \times N_{12V}
$$
$$
P_{24V} = 2 \乘以 P_{12V}
$$
$$
T_{24V} = T_{12V}
$$
$$
我_{24V} = 我_{12V}
$$
PG36555 24V 与 12V 测试报告
微型直流电机常用的电压一般为12V或者24V,因此我们选择这两个参数作为电压比较。
我们选择 PG36555 24V 额定转速 6000 齿轮比 1:50.9K 以电机为例。我们将对同一台电机在 12V 和 24V 下进行电机测试。
结果如下:


PG36555 电机:实际与理论性能分析
测试数据 12V 和 24V 的 PG36555 电机 与理论预期存在一些偏差。以下是 简单分解 差异及其背后的原因。
范围 | 12V(测量值) | 24V(测量值) |
---|---|---|
电压(V) | 12伏 | 24伏 |
速度 (转/分) | 45.4 | 103.5 |
电流(安培) | 0.72A | 0.858A |
功率 (W) | 2.855瓦 | 9.751瓦 |
扭矩(牛米) | 0.6牛米 | 0.9牛米 |
1. 速度扩展(略高于预期)
- 理论: 速度应该 双倍的 带电压 →
$$
N_{24V} = 2 \times N_{12V}
$$
- 实际的: 速度增加 2.28× 而非 2×
🔹 为什么?
✅ 降低负载扭矩允许稍高的速度。
✅ 24V 时电枢电阻下降较低。
2. 功率扩展(低于预期)
- 理论: 权力应该 增加4倍 →
$$
P_{24V} = 4 \乘以 P_{12V}
$$
- 实际的: 功率增加 3.42× 而不是 4×
🔹 为什么?
⚠️ 增加 铁损 (涡流和磁滞)在更高的速度下。
⚠️ 更高 风阻和摩擦损失 在电机和变速箱中。
3. 当前扩展(略高于预期)
- 理论: 当前应该 保持不变 →
$$
我_{24V} = 我_{12V}
$$
- 实际的: 电流增大 1.19× 而非 1×
🔹 为什么?
⚠️ 更多 铁芯损耗 24V 时需要额外电流。
⚠️ 其他 摩擦力和空气阻力 在系统中。
4. 扭矩缩放(高于预期)
- 理论: 扭矩应 保持不变 →
$$
T_{24V} = T_{12V}
$$
- 实际的: 扭矩增加 1.5× 而非 1×
🔹 为什么?
✅ 24V 时效率更高意味着 更好的功率到扭矩转换.
非线性负载行为可能 更高速度下需要更多扭矩.
5. 24V 时的效率提升
电压 | 电机效率 |
---|---|
12伏 | 33% |
24伏 | 47% |
🔹 为什么?
✅ 更少 24V 时铜损与总功率的关系.
✅ 更好 扭矩电流比.
⚠️但是 铁损增加,限制了效率的提高。
结论:真实数据为何不同?
期待 | 真实数据 | 为什么会有差异? |
---|---|---|
速度 2×2×2× | 2.28× | 降低负载扭矩,降低IRIR下降。 |
力量 4×4×4× | 3.42× | 铁损、摩擦损、风损。 |
当前的 1×1×1× | 1.19× | 额外的铁芯损耗。 |
扭矩 1×1×1× | 1.5× | 效率更高,可能的负载变化。 |
最后总结:
- 24V运行更高效 但 现实世界的损失减少了预期收益.
- 速度和扭矩表现优于预期, 但 功率和电流受到损耗的限制.